English

科教一体 重视发展和创新

1999-12-27 来源:光明日报 陈洪良 我有话说

邓小平同志对于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成果,形成完整的科教理论。邓小平的科教理论是一个整体,既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开放发展的功能结构。

从总体上把握邓小平的科教理论,是我们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需要。本文提出的邓小平科教三论,就是从总体把握邓小平科教理论的一个尝试。

一、科教一体论

科技教育相联一体,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特点。邓小平的科教一体论,正是这一特点的理论反映。

邓小平的理论,是实事求是的结晶。他的理论,是在我国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的历史中形成的。邓小平拨乱反正,首先既要在政治上解放知识分子,必然要把教育与科技放在一起考虑。所以科教一体论,又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特色。

60年代以来,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政治生活中曾经两次沉浮。正是在两次政治逆境中,他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且放眼世界,关注着世界上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他说道:“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当代,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他又指出: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由此,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教育就在内在的逻辑上联在了一体,成为基础理论的内核。

早在7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复出时,他便着手整顿科技,包括教育。在他的整顿《纪要》中,他一方面引用马克思的论述指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另一方面直接引用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话:“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这就从理论上拨正了知识分子的位置,为政治上解放科技人员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与“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意见。最后他直截了当地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邓小平同志从发展生产力出发,在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就将解放科技人才与教育工作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开始了科教一体论的实践。

粉碎“四人帮”,邓小平重新参与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之后,他首先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彻底消除‘四人帮’的流毒,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1977年5月和8月,他先后两次重申:“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科教一体论的思想,邓小平在1978年第一次科技大会上进行了完整的阐述。他首先确立一个基本出发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然后进一步在理论上给予阐明:“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

邓小平科教一体论的思想在他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982年,在确定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翻两番”目标时,邓小平提出:“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这就把科教一体确定为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80年代末期,邓小平根据新的形势与新的经验,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并确立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由此他又进一步指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技第一生产力与教育优先发展论,是邓小平科教一体论的理论新高峰。到了90年代,邓小平又把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有机联系了起来,提出科学创新的问题,为江泽民新一代中央领导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教育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科教一体论在邓小平理论中有鲜明的色彩和突出的地位,从这一理论的逻辑细胞出发,必然地展现出科教发展论及科教创新论,从而形成邓小平科技与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邓小平科教理论发展的逻辑,也是我们把握邓小平科教理论的逻辑。

二、科教发展论

发展,是邓小平的核心概念。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的科教理论,即是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其中主要是两大层次的理论内涵:其一,科教发展带动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其二,优先发展教育带动科技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其一是科教对外发展论。其二是科教内在发展论。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中心位置。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在当代,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指出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使工业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因素。邓小平在新科技革命形势下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肯定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由此可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论,其实就是科技发展论,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人才的培养。这是邓小平的发展论的又一核心内容,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通过教育造就一支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所以归根结底,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人的素质发展论,是教育发展论。

在邓小平的理论中,他将科技教育深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科教发展的全方位理论。

经济发展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要建设现代化,首先必须发展经济。当前,世界正兴起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的新的产业革命,这就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我们有可能跨越一些传统的发展阶段,迎头赶上发达国家。邓小平一贯强调要抓住这样一个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由此他明确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文化发展论。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里的科学含义,又仅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

社会发展论。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明:“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学事业。”1982年,在谈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总目标时,他又明确指示:“大体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邓小平在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路线,并且提出达到这个目标的战略步骤,即“三步走”战略的时候,每一步都明确要依靠科技与教育: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要靠科技与教育;实现小康、丰衣足食要靠科技与教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然面临更加剧烈的国际竞争,更要依靠科技与教育。

邓小平理论的其他一些重要内容,例如关于改革开放,关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军队建设,关于“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等,都包含着科技与教育发展作用的论述。

在邓小平的理论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1982年,邓小平就尖锐指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建设,理所当然地要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在邓小平的理论中,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1977年8月,他明确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1978年,他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他还具体分析道:“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拥有的不很多。”他设想:“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确: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是根本,是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是邓小平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早在他第一次复出工作的1975年,他便尖锐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1985年,他又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19世纪或20世纪用过的传统模式,而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里最关键的一着,便是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既加快经济发展,又有效地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将教育提到优先发展的关键地位,并以教育的发展带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总体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最后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教创新论

创新,是邓小平科教发展论的灵魂。科技发展论的逻辑推演,便是科教创新论。科教创新,也是邓小平对当代高科技产业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现实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具体体现”这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以江泽民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确立科教兴国战略与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国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始终以战略家的眼光注视着当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面对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他敏锐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这就有了对于时代的基本判断。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21世纪也是我国“三步走”战略中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高科技将在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发挥根本的作用。因此,科教兴国,实质上要以高科技兴国。邓小平明确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要求:“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热情鼓动“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

邓小平强调我们发展的高科技必须是“自己的高科技”。1986年3月,王大珩等几位科学家提出关于开展高技术研究的建议,邓小平立即批示:“此事宜作决断,不可拖延。”我国即开始实施“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高科技本质上就是创新科技。这一理论要点邓小平作了全面深入的揭示。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这里,邓小平用“伟大的革命”、“新的飞跃”、“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等概念,明确、深刻而充分地揭示了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特色。他并且敏锐地注意到:“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这就揭示了高技术创新及其对产业创新的意义。1991年,邓小平题词号召:“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就将科技创新付诸于经济社会的实践。

科技创新必然要求教育创新。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以后,风尘仆仆回到北京,于5月22日又到首钢视察,听取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出“关键在换脑筋”这句寓意深邃的话。“换脑筋”,即打破旧框框,换上新观念,去除旧意识,换上新思维。而这一关键,还是在教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三个面向”是他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提出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提出的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邓小平教育创新的理论出发点。首先是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对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的需求,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必须立足于改革与创新。面向世界,就是面对世界全面发展的高新科技,面向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就是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变革与教育产业发展,归根结底,要使我国的教育全面地改革与创新。面向未来,一是要面向我国第三步战略的高技术发展,二是面向知识经济与生物科技的新产业时代,要确立教育创新的战略目标,使教育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新人的培养。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教育要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首要任务。邓小平论断:“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1982年,他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985年,他强调要“教育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此后,培养“四有新人”被明确写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是人品与人格的培养;有文化,强调的是智力的开发——“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守纪律,是法制观念的养成。培养“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最终的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与新时代的知识经济对人的发展要求相接洽了。

综上所述,邓小平从科教一体论出发,形成科教发展理论,突出教育优先发展论,进而推进到科教创新论,完成了完整的科教理论。其理论内核,即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技术创新引发产业创新———教育创新实现新人的培养。这样一个内在关联的理论内容,就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学习与把握邓小平科教理论体系,无论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成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还是对深入开展教育改革,以实现人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有着根本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